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英语丨用10个关键元素,打造超人气的趣味课堂

2017-09-07 王莉 星教师

周一(其他学科)周二(语文)

周三(数学)丨周四(英语)

周五(班主任)丨周六(微周刊)丨周日(好文精选)



如何让孩子们喜欢英语课,并自愿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

如何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热情,让他们能够自如又犀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何在英语课堂培养孩子的个性化思维,让他们的内驱力得到真正释放?

星宝邀请到了拥有十几年教龄的王莉老师,在此记录下她课堂里超赞的10个关键元素,分享给老师们。



元素1:保有一颗孩子般的真心


刚开始教书时,我发现班里有个孩子前后左右地说话,我就批评了他。后来才知道他过敏性鼻炎挺严重的,他的纸巾用完了只好到处找人借。我赶紧说对不起,下课我从办公室拿了一桶抽纸放他桌上。

当时我也是个刚毕业的孩子。但正是这样的经历和体会,造就了今天我和学生自然相处的模式以及我们融洽的师生关系。

我想在课堂中,老师首先应该当个真诚的孩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学实践的田野里同甘共苦,惺惺相惜。



元素2:鼓励孩子表达真实的想法


那是教书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教室里乱成一团。制止几次还是没有效果。我担心自己的教学计划要泡汤,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恐怕是完不成了。就在我要重新整顿纪律之际,班里的小班长过来说:“Maggie, 大家隔了一个假期才见面好开心,这节课你就让我们继续分享吧。”

于是,我临时把那堂课改成了小组分享会,让孩子们至少用四个英语句子说说寒假去了哪里,见到了什么特殊的人,遇到了哪些新鲜事,品尝了哪些新美食,交了哪些新朋友,对新学期有没有新计划等等。孩子们发言很积极、气氛很愉悦。

试想,当时如果我非要按原计划进行教学,估计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也很难保证。课堂中,教师如果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去设计课程,去实施计划,去评价学生,我想,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当中很难快乐起来。


元素3:关注语言学习背后的“人”


教了五、六年书之后,我觉得自己已不再是职场新人,但是偶尔还是会莫名的困惑。孩子们每天上英语课就是为了学一些单词、会几个句型,能写一段小文章?

 困惑之际的某一天,我教学生们一个小故事。说一个工作繁忙的爸爸回家沉溺读报,忽略了家中女儿的感受和女儿的成长,导致女儿非常的失落。当我让学生想想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女孩时,孩子们的眼睛亮晶晶的,他们三五成群地讨论,比较小组中谁的办法更明智,一起加工自己的小创意,让这个办法变成一步步可以实施的计划。

这期间,很多孩子不太会用英语流畅表达,但是他们很努力,很勇敢,很自信地站起来把小组共同的建议分享出来。那一刻,我终于明白:英语课堂不能过多地关注语言学习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淀。


元素4:课堂前哨,5分钟留给孩子


初设课堂前哨,班里学生有唱英文歌的,有做英文演讲的,有说英语绕口令的,有讲英语故事的,有播报英语新闻的等等。

三年级第二个学期一直坚持做下来,我发现了很多问题:一半的孩子不敢到台前来和大家分享,形式基本都是单打独斗,方式大部分是口头表达。于是,四年级第一学期我进行了改革,要求班里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参与形式也限制在两人及以上。

并且我们鼓励学生以教材的主题为依据,自创课堂前哨形式。

比如讲到第三单元“Let’s eat”,有的团队就创编了饮料歌伴舞,孩子们边跳边唱:We wanna pop instead of mop(我们要喝汽水我们不要拖把)。We wanna soda instead of Linda(我们要喝苏打水,我们不要班长管。Linda是班长的英文名)。还有的团队带来了水果,团队成员精诚合作,一边讲解步骤,一边把水果变成了沙拉,还邀请班里的学生代表品尝,并且把制作流程打印出来发给其他同学回家尝试。

还有的团队成员一同设计了未来餐馆的企划方案。餐厅叫作Hiccup(打嗝),开在深圳市少年宫旁边,主要卖各式薄饼加浓汤,针对女生和男生顾客群主推Snake(蛇浓汤)和Spider(蜘蛛浓汤)。真的有蛇和蜘蛛在汤里吗?嘘!这是个秘密。

我被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深深震撼,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支点,他们却真的撼动了整个班级。之后我们又尝试了大组合作,把很多经典剧目改编成了现代版本。


元素5: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当我们发现教材中的文本远远不能吸引老师的时候,也就不能指望用这样的文本去课堂上吸引学生。

在教授《牛津英语》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第一部分就是Kitty 和Eddie两个小朋友在动物园的对话。Kitty指着动物问Eddie:“它们是什么?”Eddie回答说:“他们是斑马。我喜欢斑马。”

这样的会话文本为了迁就孩子们学习动物词汇和语言架构的目的,牺牲了语言的交际和语用功能。实际上二年级的孩子不会明明认识斑马,还指着斑马问它们是什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及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特别是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我把文本进行了再构。

原文本

再构后的文本

Kitty:  Eddie, they’re black and white.What are they?

Eddie: Are they penguins?

Kitty:  No, they aren’t.

Eddie: Are they pandas?

Kitty:  No, they aren’t.

Eddie: Are they zebras?

Kitty:  Yes, they are zebras. I like zebras.

再构后的文本变成了两个孩子在动物园猜谜语的情景。这样,就从机械地语言操练变成了承载意义地交流。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演也十分投入。猜错动物的时候大多表情沮丧,而猜对以后,小演员们则露出欣喜的笑容。

该部分教材还有一段,仍然是Kitty指着动物问Eddie:“它们是什么?”Eddie回答说:“他们是长颈鹿。我不喜欢长颈鹿。”原教材如下图:

对这段内容做文本解读时,我抓住了Eddie不喜欢长颈鹿的原因进行了文本再构。



Kitty:  Look at the animals behind the trees. What are they?

Eddie: They’re giraffes.

Kitty:   Amazing! I like giraffes.

Eddie: Stop, Kitty. Oh, no! My cap! I don’t like giraffes.

再构后的文本创设了长颈鹿被树挡住了这一情景,于是当Kitty问道:看树后面的动物,它们是什么?”,会话就变得非常自然。

孩子们在这个课时非常活跃,有的扮演Kitty,有的扮演Eddie, 有的扮演长颈鹿。特别是长颈鹿叼走Eddie帽子这一幕,引起了大家的哄笑声。

直至下课,孩子们还沉浸在课堂的情景当中,有的孩子在评价某位扮演者的表情,有的孩子在模仿Eddie无奈的语气,有的孩子在讨论动物园的注意事项等等。我想有这样的课堂才是能吸引学生参与、激励学生体验、引起学生思考的课堂。


元素6:巧妙进入主题


在学习小故事Headlines(标题、头条)时,我尝试了多种方法引出故事主题,均不尽如人意。最后一次,我设计了一个快速读报大赛的情景,搜索了小猫读报,成人读报,婴儿读报以及小狗读报的图片。

孩子们看到这些滑稽图片,立刻对这节课有了好感。在回答谁读报最快这一问题时,有的孩子说小猫读报最快,因为猫本身就是最聪明的;有的说婴儿读报最快,你看他因为长期读报已经戴上了眼镜,一定是读报神童;有的说小狗读报最快,狗脖子上那个项圈可以在一分钟内把报纸翻译成狗语;有的说成人读报最快,因为他那份报纸只有几个大字。

孩子们不同的猜测引来了大家的欢笑和思考,经过比较和鉴别,大部分都认同成人在快速读报大赛获胜的推理其实,此时孩子们的脑海中清楚地明白其原因就是成年人的报纸上只有标题没有具体内容。此时就是出示故事主题Headlines这个单词的最好时机,可以让孩子们快速、准确、轻松地记住Headlines这个单词。


元素7:情境不再冰冷

《新派英语》第四册第六单元主题是Then and now.(过去和现在)。文中涉及的会话大部分是同学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论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的异同。我发现大部分孩子们在会话中成为了旁观者,用刻板、冰冷的语言谈论那些似乎和自己不相干的事物。

于是,我创设了一个穿越的情境,四个学生一组,三个现代人采访800年前穿越而来的国王。于是就有了这些精彩的对话。

一组学生说:

--你好,请问你看过喜洋洋和灰太狼吗?

--国王大人,你乘坐时光机器速读那么快,路上你有没有嚼几片口香糖?

--国王大人,你远道而来饿了没有,要不要吃碗方便面,你知道方便面吗?

--(国王大人很纠结,很无语。)

还有一组学生为三位记者划定了身份。

--您好,我是BBC的记者,请问你们国家对外战争使用AK47吗?

--AK47是什么东西?

--您好,我是CCTV的记者,请问国王大人的城堡里有抽水马桶吗?如果没有,您是怎么上厕所的?

--你这个问题太粗鲁,我拒绝回答。

--国王您好,我是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其实我就想知道您从哪里得到的时光机器?

--这是个秘密。

其实,这个情境的设置只是讲教材原本的情境做了一点改变,但课堂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  

可见,创建趣味化的课堂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领悟、理解、表达和应用新知。


元素8:拒绝滥竽充数的任务

课堂中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教师如何布置教学任务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布置任务的引导语言非常重要。有的老师最喜欢用“let’s”来布置教学任务。

但一观察学生时就不难发现,当老师讲到:“Let’s watch a video.”学生的想法就是:“那你们就看吧”,这个都是“let’s”惹的祸。

不妨换一种形式,比如讲新派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小故事“The princess can’t laugh”,如果老师把引导语改成“Why princess can’t laugh? Can she talk? Can she sing? Can she sleep? Can she play games?”(为什么公主不能笑呢?那她能说话吗?能唱歌吗?能睡觉吗?能玩游戏吗?)以此来引起学生想要一探究竟的兴趣,之后才播放光碟,让学生去观看并找出以上答案,学生是很乐意参与其中的。

另外,教学任务的布置的形式很重要。课堂教学任务的布置最忌一览无余,比如我们讲动物单词Kangaroo(袋鼠),让学生用猜测的方式描述该动物。比如有的孩子说它体型大,就在黑板上贴一块袋鼠的拼图。比如有的学生猜它能跳,就再贴多一块袋鼠拼图,但最好不要连在一起的拼图,以免两三次之后学生就可以看出这种动物。

几轮下来,学生们绞尽脑汁去想关于动物的信息,这恰恰是学生思考以及语用训练的最好过程。

像闯关一样去布置任务,每次闯一关,什么时候能闯到最后一关,最后一关过后能得到什么,孩子们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也正是这份好奇心让孩子们产生了参与课堂的内需力。


元素9:收集学生创新的火花

老师只有给孩子们想象的机会以及想象的空间,才能真正看到汇集孩子们智慧火花的课堂。

我自己在教《新派英语》第四册第六单元小故事“Queen of the calendar”的时候鼓励孩子们像故事当中的Lina一样自己命名节日。有的孩子把夏天每周的周末都命名成了“Eating Ice Cream Day(吃冰淇淋日)”,有的孩子把每个月的前5天命名成了“Get Lucky Money Day(得到零花钱日)”,有的孩子把2月最后一天命名成了“Do Whatever You Want Day(随便干什么日)”,有的孩子把每个月的第一天命名成了“To Be Parents Day(自己当父母日)”……不得不说,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面前,我们只能自愧弗如。


元素10:珍惜孩子的想象世界


在教《小偷》这个故事时,我问过学生:为什么一家三口从外面回到家,当妈妈打开门看到一室的混乱之后,首先问爸爸:“相机丢了没有?”我以为孩子们都会给出我心底的标准答案:因为相机是家里最值钱的物品。结果孩子们的回答却给了我当头棒喝。

有的孩子认为相机是妈妈爸爸的结婚纪念物,意义非凡。有的孩子担心相机里存了很多女儿的照片,泄露出去很危险。有的孩子猜想她家的相机有自动拍摄功能,说不定已经录下了小偷偷东西的全过程,可以交给警察当证据。有的孩子说相机是借隔壁邻居的,丢了别人的东西不好交代……

所以,课堂当中,请不要拿标准答案、唯一答案困住学生。只有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真实的思维和想法,才能成就快乐的课堂。才能陪着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 

曾经我有过这样的担心:每天和孩子,每天和课堂,每天和学校打交道久了,我一定会心生懈怠乃至心生厌恶。然而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过去,我越来越爱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爱我的学校,越来越爱那些孩子。

我想小学英语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给孩子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看待身边人,看待周遭的环境,看待这个世界。而我在陪伴他们快乐成长的过程中也会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




本文系星教师原创

图片丨花瓣

编辑丨李俊萱


“星教师”广告合作请联系:023-67450968

 投稿邮箱:3207153742@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关键字,阅读更多“小英”相关内容

黄慧彭雪玲孔琦戈向红

刘小菁李竹李志欣李静

李文化曾凡莉江伟英沈峰

曾维娜主维山邓黎莉程岚





/ 教师盒子 /

点击下图,立即了解 ▼




/ 小学英语年度创新教学设计 /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